3.5
学校评分
3.1
学校热度
4
艺考解读
25
相关讨论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2月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4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9个硕士学位点;具有工商管理(MBA)、社会工作、会计、工程4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类别拥有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学2016年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4万平方米,其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分校校区占地33.30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单位28个,党政管理机构20个,教辅单位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46.7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35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42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3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24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6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8人,博士学位390人、硕士学位672人;博士生导师92人;双聘院士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龙江学者特
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4人、后备带头人2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模范教师4人、优秀教师6人、 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4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 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止2016年底,有全日制在校生23059人,其中本科生15276人、专科生5384人、硕士研究生2054人、博士研究生345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全国外语四级统考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始终名列省内高校前列。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俄语教学研讨会曾先后在我校召开。“十二五”以来,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等多种奖项。
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14项,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奖励4项,其中一等奖1项。“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2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社科项目1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9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专利授权2175件;出版科研著作及教材299部,发表论文7249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216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美国新墨西哥矿业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库班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德国、加拿大、美国、比利时、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办学五十多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办学五十多年来,培养各类人才近1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 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投身基层、报效祖国的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办学五十余年来,大庆精神已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东油”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投身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和“植根大庆,发挥优势,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兼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成玉;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普;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学校办学过程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省部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省部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在前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过程中都对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鹏同志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 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学校时,也对学校47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1991年到2006年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出版的《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书刊、《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用
大庆精神哺育献身石油事业的一代新人》、《发扬大庆精神,办一流石油高校》、《我为祖国献石油-记大庆石油学院毕业生在铁人精神感召下投身基层的故事 》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办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